“气壮雄关”——酒泉钟鼓楼
位于酒泉城中央的钟鼓楼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,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了,是古代肃州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也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。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(公元346-353年),是前凉政权酒泉郡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(时称福禄县城)东城门。也叫“谯城”,即为守城戎卒打更巡逻、报时、防寇报警的地方。现存的鼓楼,是清朝光绪31年(公元1905)重修的。
钟鼓楼基座是方形,外包青砖,有四向券门,穿通东西南北四条大街。四个门洞的砖券门楣上部,镶嵌有突出壁面的仿木砖雕廊檐。砖雕下面是门额,分别为“东迎华岳”、“西达伊吾”、“南望祁连”、“北通沙漠”,四面十六个字,点明了肃州城的地理位置。券洞中心为八卦结顶,悬置伏羲八卦板一块,体现了明代汉民族的建筑风格和大一统的规划思想。楼台顶端的裙墙内居中处,又筑一方形土台,在此土台上方为三层方木楼,鼓楼高27米,城楼东西两边二楼高悬“声振华夷”、“气壮雄关”木匾各一块,与长城西端的嘉峪关遥相呼应。
登临鼓楼,南望祁连,壁立千仞,银装素裹,四时不消,犹如万层芙蓉,美不胜收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这座久经沧桑岁月的鼓楼依然矗立,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荣耀。
上一条:天下第一雄关——嘉峪关
下一条:迭障黑山悬暗壁——悬壁长城